Videos (Page 57)
宗教改革之旅(十四)罗马皇帝竟然在这里下跪
宗教改革之旅 罗马皇帝竟然在这里下跪——凯撒的归凯撒,神的归神 播放音频 米兰大教堂地下还有一个老教堂? 米兰大教堂,也就世界排名第二或第三的大教堂。这个主教堂的地下有个老教堂,这个老教堂被考古发现,也是当年教会历史上四个最重要的博士之一Ambrose安波罗修讲道的地方。米兰大教堂实际上是在安波罗修斯原来的古教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老教堂的意义 安波罗修实际上跟整个基督教世界最后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是有关的。基督教成为罗马的国教不是313年,是在380年左右。安波罗修那个时候正好在米兰做主教。当313年康斯坦丁大帝颁布了《米兰敕令》的时候,基督教只是整个罗马世界的合法的宗教之一。当时还有很多异教,但是在接下来的50-70年间,罗马帝国发生了很多变化,其中一个就是基督教的权力和影响力突然大了。这是跟米兰的主教分不开的。 从来没有的故事发生在这里379年,米兰主教安波罗修迫使罗马帝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皇帝Theodosius(狄奥多西一世)在这里跪了三天三夜,让他悔改。这是教会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因为,这个皇帝在帖撒罗尼加,杀了7000个平民。主教对他说:若你不悔改,我就要上帝来惩罚你。结果历史上第一次教权超越了皇权。 凯撒的归凯撒,神的归神耶稣说:凯撒的归凯撒,神的归神。我们不愿意基督教是被控制、镇压,但是基督教的权力大过皇权好像也有点问题。耶稣说我不是在这个世界上做王的,他的国在天上。所以,政教分离是一个正确的原则。
宗教改革之旅(十三)文艺复兴为何源于佛洛伦萨?
宗教改革之旅 文艺复兴为何源于佛洛伦萨? 播放音频 目前我们在佛罗伦萨的市中心,这里是文艺复兴的重镇和发源地。为什么文艺复兴发源于佛罗伦萨,而不是意大利的其他地方。为什么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是有内在联系的,我们有时会忽略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的中心,他是以人为中心的地方,但我们忘记了中世纪的人文主义和今天的人文主义是很不一样的。中世纪的人文主义并不是完全以人为中心的,他是以上帝为中心的,他相信圣经所说的人是按照上帝的样式所造的,上帝创造人的时候是把他的本性中的一部分赋予了人。当他展现人的时候,他是在展现上帝,达芬奇的绘画都是在表现人体的美而著称的,他在表现人体的美的时候就是在表现上帝。就像加尔文所说的,认识人就是认识上帝,认识上帝就是认识人。上帝的本性就在人性当中,认识人的时候就是在认识上帝的本性。这个原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必然是和人有关系的,重要的一个点是自由! 当人的自由精神被催发出来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创造的力量。人有创造的思想,是从人有自由开始的,这个自由的精神的本质来自哪里呢?圣经里说认识真理使你们得自由,真理的本体是上帝,圣经里说认识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耶和华上帝也是知识的开端。当你认识上帝的时候,你就认识了真理,当你认识真理的时候你就得自由,当你得自由的时候,你就有那种创造性的思维,当有创造型的思维时很多伟大的艺术作品就被创造起来。 今天我们马上要离开佛罗伦萨,时间很短,无论是教会的艺术,或是宗教艺术,还是所谓的宫廷艺术,都会看到一个不同于早期中世纪以前的艺术作品。因为他的创造力的表现,对人体的雕塑绘画中是非常的蓬勃,上帝常常是以人的形象出现。我们人和上帝已融为一体,也因着这个原因,这里成为整个文艺复兴的起点,推广到整个欧洲
宗教改革之旅(十二)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有怎样的关系?
宗教改革之旅 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有怎样的关系? 播放音频 我们目前所站的地方就是佛罗伦萨广场,是文艺复兴最重要的场所,后面最著名的是大卫像,真迹在国立美术馆。这个雕像我们听到很多故事,他反映的是<圣经>里的故事–大卫怎样打败哥利亚。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有一个很重要的连接,都是要回到原来去。文艺复兴是希望回到古罗马古希腊原来的艺术当中去,去寻找欧洲文化的根源。马丁路德开始宗教改革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回归圣经,回到圣经里面去寻找原来的意思。不再听中世纪教皇怎么讲,中世纪教会的传统怎么讲。这时候开始把圣经翻译出不同的文字,英文,德文。马丁路德甚至把圣经翻译成他们在德文市井中吵架的语言,每一个人都能明白的语言。而这种回归<圣经>就是从文艺复兴的精神来的。 14世纪中期,整个欧洲的文化已经断层了,他们在文艺复兴中学习如何回到古罗马,古希腊的文化中去, 他们甚至要从阿拉伯的语言中把那些古代真迹翻译成欧洲文字去学习。 回归<圣经>也是一样,当时圣经不再从希腊文,希伯来文翻译成拉丁文了,而是翻译成英文。这个雕像让我们重新想起当年撒母耳拣选大卫时,大卫的父亲有6个儿子,一个个的站在他的面前,撒母耳说这个不是,那个也不是。但是看到大卫时就拣选大卫,大卫是个小孩子,最瘦小。但是上帝却拣选最小的孩子,因为耶和华看人不像人看人,耶和华是看人的心,人看人是看人的外表。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的时候,我们也一同回归圣经,回归圣经所启示我们的,要看人的内心,而不是外表
宗教改革之旅(十一)900年前感动圣方济的圣灵依然在
宗教改革之旅 900年前感动圣方济的圣灵依然在 播放音频 刚看到这个雕像内心有非常多的感动,这个雕像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是不是当时圣方济参加十字军东征,看见中东地区在耶路撒冷所发生的这些惨剧, 他开始悔改。他是穿着兵丁的衣服,骑着战马,低着头,看到一种悔改的表现。 这里让我想到马可福音讲的,天国进了,你们应当悔改信福音。这个悔改不该是我们信耶稣时需要悔改,而是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都需要悔改,去反省,都将我们的生命从内心深处回转到上帝面前,回转到耶稣基督面前。 刚弟兄姐妹都有同样的感动,教堂里面正好有当天的弥撒,而且每一个人听到里面的圣诗时,都有很深的感动,好像圣灵特别恩膏这个地方。这个纪念教堂已经有900年的历史了,圣方济离开我们已经有900年的时间了。直到今天,圣灵还在藉着圣方济做工,籍着这个伟大的使徒,是耶稣基督的门徒来做工。 我们刚进去崇拜时,是和天主教的教徒在一起崇拜,这个弥撒好像是和我们的传统不同的,为什么我们的感动那么深。好像就在那个时候,我们的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悔改,在上帝面前重新思考我们的人生,重新思考我们的信仰,重新思考我们生命的悔改。神就籍着我们来到他面前的信心,来重新更新我们。就像当年他更新圣方济一样,我们虽不能像圣方济一样,什么都抛下。但至少在今天这个时候,神藉着他的生命在提醒我们,一个悔改的生命,一个永永远远愿意每天在主耶稣面前悔改的生命,是上帝所喜悦的生命。 今天我们就站在阿西西这个圣方济的故乡,站在他的纪念教堂他的棺木面前,看到24幅关于他的生平,他如何向小鸟去传福音,如何向受损伤的伤痛者去传福音,一切都是因为他在主耶稣面前有一个完全悔改的生命,以至于得到圣灵的恩膏。如果我们今天也像他一样的悔改,我们也能被圣灵恩膏,活出他的美好。
宗教改革之旅(十)背起十字架的阿西西大首富
宗教改革之旅 背起十字架的阿西西大首富 播放音频 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城市叫阿西西,是意大利中部一个著名的城市, 这个城市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一位基督徒,一位上帝的仆人,一位神的跟随者,一位衷心于耶稣基督福音的使者–方济各。他之所以被称为–圣方济各,是因着他的生命,他的见证,他伟大的工作,使他被封为圣人,他是否是一个完美的人?我们不去评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一生对基督教,对天主教对后世的基督徒影响非常深。教堂后面有一位神父穿着黑炮子,身上有个白带子,有三个结。三个结代表三个意义,第一个结代表着贫穷,第二个结代表着忠贞,第三个结代表着顺服。每一个像圣方济一样跟随主耶稣的人,都是因着耶稣基督的缘故一生贫穷,一生贞节,一生顺服。 这里给了我们基督徒一个非常伟大的提醒,耶稣在福音书里一直提醒我们的是若有人来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圣方济就是那个愿意背起十字架,天天跟随主耶稣的人。所以在他从父亲那里继承财产的时候,他什么都不要,他的家是城里的首富,他把所有的财产都奉献出去,周济穷人,他能做的就是给,给,给。但是他愿意跟随主,赤贫的跟随主,所以他说我一生为了主的缘故,愿意贫穷,愿意一生圣洁。第三个结,他也顺服他的主,顺服他的体制,顺服他的教宗。所以在这里我们看到这个伟人的品格,也看到他对后世的影响。也希望圣方济今天对我们每一个基督徒,每一个弟兄姐妹都有影响。
宗教改革之旅(九)比德兰修女更伟大的圣方济
宗教改革之旅 比德兰修女更伟大的圣方济 播放音频 我们现在所站的地方就是著名的圣方济纪念教堂,天主教的历史中有一个修会的名字就是圣方济各会,指这个人因他伟大的一生改变这个世界。如果你看到德兰修女的生平,你就会看到圣方济各所贡献的事情可能比德兰修女更伟大,他当时改变了整个天主教的气氛,改变了整个中世纪天主教属世的那一面,开创了真正效法耶稣基督教导的精神。 《聖母將聖嬰耶穌遞給聖方濟各抱》,由雅各布·達·恩波利所作 圣经中有一句话对圣方济的影响特别大,耶稣教导他的门徒传福音时说:[马太福音10:9-11] 腰袋里不要带金银铜钱。行路不要带口袋,不要带两件褂子,也不要带鞋和拐杖,因为工人得饮食是应当的。你们无论进哪一城,哪一村,要打听那里谁是好人,就住在他家,直住到走的时候。 《聖方濟各與他的一生》,創作於13世紀 所以圣方济得到这节经文的启示,他就能去到任何地方传福音时什么都不带,就单单凭着信心去传道。也因为这个缘故,所有跟随他的人去传福音时也都是凭着信心,不带任何的金钱,可以赤贫的去传福音,赤贫的去建教堂。楼下是他的坟墓,楼上是文艺复兴之父乔托的24幅壁画。其中有一幅圣方济站在一个要倒塌的教堂面前,拖住这个教堂,他的脚又踩在这个教堂上。当时这个教堂要倒下来,但是他凭着对上帝的信心,顶在那里,把要倒塌的教堂托起来,使教会得到造就。这幅画预言天主教虽然有很多问题,甚至要倒塌,但是圣方济因着他对主耶稣的信心,因着对他话语的信心,凭着信心领受上帝的话语,并且把他能做的能给的都给到这个教会,把教会重新建造起来。 《天使為聖方濟各奏樂》,弗朗西斯科·裡瓦爾塔所作,約於1620年
宗教改革之旅(八)是否有公义的冠冕为你我存留?
宗教改革之旅 只在意眼前的我们,有公义的冠冕存留? 播放音频 保罗是罗马公民, 根据传统他死刑不需要上十字架。而彼得是犹太人, 所以受难必定要钉十字架。根据传统彼得是被倒钉十字架的, 因为他说我的主是正面钉十字架, 我不配, 所以必须要被倒钉十字架。 根据传统,这里是保罗坐牢的地方,而这边根据传统是保罗被砍头的地方, 中间这条路是保罗从他坐牢的地方经过这条路来到这里受难。 [提摩太后书4:6-7] 我现在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在希腊文原文当中” 浇奠”这个词指在古罗马时代,那些祭祀要献祭的时候,把这个油浇到祭物的身上,然后烧起来献祭。所以当保罗说,我被浇奠的时候到了,是指他把自己的生命就像油一样被浇奠在祭物的身上,并且马上要被献祭焚烧,献给上帝。他在后面又说“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 这段的经文让我们想到,我们现在的人不看将来的,只看眼前的需要,眼目的情欲,今生的骄傲,世上一切的好处我们都需要。不像保罗那个时代的人,他们更看重的是永恒,他们更看重的是将来,他们更看重的是上帝永恒的国度。所以保罗说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所以希望有一天我们在主面前,也有公义的冠冕为我们存留。
宗教改革之旅(七)谁建立了罗马教会?
宗教改革之旅 谁建立了罗马教会?—— 保罗 or 彼得? 播放音频 保罗和彼得有没有见过面? 天主教的传统认为: 这里是保罗跟彼得一起坐牢的地方。圣经中最少记载有两次以上他们两人见过面。一次在使徒行传第15章耶路撒冷的会议,第二次是在加拉太书的第2章,保罗当面指责彼得装假等等。 在这里彼得跟保罗带着47个人信主,并且替他们施洗。然后呢,又有狱卒信了主之后,使他们就释放,然后他们逃了出来等等,还传福音。 天主教有很多传统,我们不去批评它是真是假,它可能是有一点点的背景,但是不一定有圣经依据。彼得和保罗在这里面带人信主,然后他们做了很多其他的事情,肯定是没有新约圣经的依据。 保罗、彼得到底跟罗马教会的关系是什么? 天主教虽然认为彼得是他们的第一个教宗,他们认为彼得建立了罗马教会,但是圣经上没有明确记载,非常可能保罗也没有参与建立罗马教会。罗马书的第1章7-15节,保罗说我想要到你们那里去,但是中间有很多阻隔,我不能到你们那里去。在罗马书的最后第15章,他说我因多次被阻拦,总不得到你们那里去。当时罗马教会已经建立了,保罗在哥林多写罗马书给罗马的会众。也就是说,罗马教会已经建立了,但是保罗还没有去过罗马。 罗马的教会到底是谁建立的呢? 使徒行传第2章,五旬节的时候,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聚集在耶路撒冷,他们看到了神迹奇事,看到了方言,很多人听到彼得的讲道就信了主,因此它们就重生得救。有一批就是从罗马来的人,他们信了主之后,就回到了罗马,并建立了教会。的确,我们知道彼得跟保罗都到过罗马,是不是到过这个地方,我们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地方就是保罗跟彼得一定关在这里,我不知道。我已经讲过,在考古学当中,有至少5个level的site,这可能是个fake site,是个假的一个site,我们没有必要去坚守这个是否。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保罗跟彼得都在罗马传过福音,都有份于这里的福音的传播。
宗教改革之旅(六)拿什么拯救你,教会的堕落?
宗教改革之旅 拿什么拯救你,教会的堕落? 播放音频 天主教雄伟壮观的建筑是奢华的象征 圣彼得大教堂是全世界天主教的核心的地方。前面有两个雕像:一个是圣彼得拿着天国的钥匙,一个是圣保罗拿着宝剑,宝剑代表上帝的话语,神的道就像利剑一样。这是全世界最大的教堂,广场上可以站容纳6万人,教堂里面也能容纳几千人的聚会。天主教的建筑物的确雄伟壮观,但也是奢侈华丽。 宗教改革的导火线——赎罪券 500多年前,教宗为了建造这个地方要花很多的金钱,因此他们开始卖出赎罪券。他们向老百姓去筹款,说如果你付了这个赎罪券,你就能够经过厅堂,到上帝那里去,而因此收集了很多的财产。赎罪券实际上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导火线。也是因此教会改革了,产生了新教。 教会走向堕落 “你们这假冒伪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洗净了杯盘的外面,里面却是盛满了勒索和放荡。”(马太福音23:13)这里耶稣的话,恰恰就可以描写500年前马丁·路德所面对的这个天主教会的腐败的情况。这些教会的高级神职人员,他们利用各种方法来占取民脂民膏,搜刮教友的财产,并且以建造这个教堂为名义,去勒索别人来让自己过着极其腐败豪华的生活,也因此使整个教会陷入了堕落。 今天的反省 相信今天的天主教会可能还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我们也反省我们自己的基督教会,难道我们就没有类似的问题吗?宗教改革虽然已经过去500年,但是教会需要面对的是继续不断勇敢的改革,求上帝帮助我们,阿门!【马太福音 23:25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盛满了勒索和放荡。
宗教改革之旅(五)谁是磐石?
宗教改革之旅 谁是磐石——教会建立的根基 播放音频 天主教这个词的由来 我们现在所站的地方就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圣彼得大教堂的前面,也就是全世界天主教的心脏。那么天主教这个词到底怎么来的呢?Catholic这个词最早是从希腊文,后从拉丁文演变而来。它本来的意思就是大公,指全世界普世的教会。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之后,天主教其实就不能够再称为是大公或者全世界的普世的教会了,但它仍然称自己是大公教会。 彼得为何在天主教会中占据重要位置 “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马太福音16:18)彼得的名字在希腊文里面有小石头的意思,天主教认为这个词还隐含着大石头的意思,所以耶稣说西门彼得我要把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就是指建立在彼得这个磐石上。基督教持不同观点。我们认为教会是建立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面。 不同的传统构成了普世的教会 其实有很多不同的传统在一起构成了这个普世的教会。所以天主教不能是唯一代表基督的教会,乃是普世的整个教会,不单是天主教,也包括新教,也包括马丁·路德改革之后所带来的复兴的运动。【马太福音 16:18】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