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s (Page 56)
宗教改革之旅(二十三)路德用了11周就把圣经翻译成了德文?
宗教改革之旅 勇敢的心带来巨大赏赐 马丁路德冒死拒绝妥协 播放音频 瓦特堡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著名的瓦特堡,1521年到1522年之间路德在这里居住了10个月,其实他是躲在这里藏在这里十个月。当他在1521年1月到4月之间在沃尔姆斯抗辩的时候实际上他已经被判成异端。最后对他实行教会处罚时是在4月份,那个时候他从沃尔姆斯几乎是翻了城墙逃出去。 后来路德就躲在这里,被当地的选候保护起来,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他甚至装扮成一个武士躲在这里。 今天我们参观了整个瓦特堡,看到了路德屋,图书馆,很多德文圣经是在那个时留下来的。但是里面没有任何一本德文圣经是手抄的。全部是印刷版,那个时古腾堡印刷术已经发明,所以路德的圣经可以直接印刷。他在这里用了10个月的时间写了14本书,并且用11周的时间,把整个新约圣经从希腊文翻译成德文。他是一个神学家,也是一个圣经翻译学者。他是藏在这里,躲在这里,反倒高产出了很多重要的神学主张和见解。 有一节圣经歌罗西书3:3 “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其实路德在这里好像是躲在瓦特堡里,实际上是藏在基督里,而这时他从改革的第一线退下来,而退下来不是他就不战斗了,而是躲在基督里,做一些更重要的事情,因为宗教改革需要一些理论依据。 所以这时他从1517年到1520年,把他的政治、思想、神学信仰的主张系统化。他在这里写了很多作品,最重要的是把圣经用德文最最粗浅的语言、用老百姓的语言、用骂人的话翻译出来使每个人可以读懂。 所以今天是不是在我们的生命中,有的时候也需要躲在神里面和基督一起躲在神里面,去安静在神里面,去更多的经历他,当我们出来的时候,我们的生命也被翻转了。
宗教改革之旅(三十二)瑞士精密的手表和加尔文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
宗教改革之旅 瑞士精密的手表和加尔文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 播放音频 弟兄姐妹,我们现在所站的地点是距离450年前加尔文讲道的地方–圣彼得大教堂,他在这里连续几十年的讲道,留下6000多篇讲章,实际讲道的数目可能已经超过1万篇。 他是一个非常会讲道的人,释经讲道在他之前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从他开始就有了。什么叫释经讲道?就是按照圣经每一段逐节逐节的解释,把查经和讲道结合在一起,Expository Preaching。自他以后释经讲道就不断地开始发展。 加尔文有几个特点,第一个他特别的严谨。,为什么日内瓦的手表特别有名? 瑞士的手表很精确,据说跟加尔文的传统有关, 因为加尔文一生所追求的就是你务要认识耶和华,用非常精确的方式去研究他,去study the word of the God。所以在这个传统,改革宗的教会都很精确,严谨系统地去研究上帝的话语,而不像灵恩派的教会,你感觉好就好。他说你感觉不好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圣经怎么讲。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段经文,保罗在提摩太后书3:16:“圣经都是 神所默示的”。圣经的每一句话,都是圣灵吹气所产生的,然后又说“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处的,又讲了四个方面。圣经是在这四个方面教导人。“督责”就是说一些基本的规则,“使人规正”,你走错的时候,圣经的目的是使人规正,所以改革宗又被称为规正。然后教导人学义,使人有好的行为,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在没有认识神的话语之前你是不会行义的,在没又真正认识上帝的话语之前,人是不可能行各样的善事的,你只有真正的认识神,认识上帝的话语,才能真的认识如何去学义,如何去行各样的善事,这就是加尔文。
宗教改革之旅(二十二)勇敢的心带来巨大赏赐
宗教改革之旅 勇敢的心带来巨大赏赐 马丁路德冒死拒绝妥协 播放音频 德国沃尔姆斯小镇 有两个鞋子的地方据传当时马丁路德就是站在这边面对罗马天主教的书记、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还有很多的神学家进行答辩的地方。我们正对着这个教堂就是沃尔姆斯主教堂的遗址上重建的。 马丁路德再次答辩 马丁路德是1521年在这里答辩的。当时他来的时候很多人拥护他,甚至有2000人的卫队保护他。因为上一集讲到的,他上一次海德堡一战成名,把很多修士神学家辩倒,以至于这个福音、因信称义、宗教改革的信息,一下子传遍了欧洲大陆。这就引起了天主教会的恐慌,认为他是异端。有人担心他会和胡司有同样的命运,被施行火刑。 一张桌子,两个问题 所以当他来到这里的时候,看到他们摆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了很多书,然后就问他两个问题: 1、这些书都是你写的吗? 答:是。 2、你是不是要收回你的言论。包括三个方面:1)关于宗教改革的信念,因信称义,信徒皆祭司的思想等;2)关于反对天主教的教廷跟教皇权威;3)对于维护天主教教廷的走狗们的攻击。 深思之后,坚持己见 马丁路德考虑很久,第二天告诉他们三部分的思想他都不可以收回,因为只要他收回一个部分,整个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基石就会坍塌。他明确指出:这就是我的立场。除非圣经跟理性清晰的让我知道我是错的。 心存勇敢,必得大赏赐 马丁路德拒绝妥协。在这里我就想到了希伯来书10章35节:所以,你们不可丢弃勇敢的心;存这样的心必得大赏赐。所以亲爱的弟兄姐妹:你们是否有勇敢的心呢?
宗教改革之旅(二十一)为真理而辩-马丁路德辩论的地方
宗教改革之旅 为真理而辩-马丁路德辩论的地方 播放音频 圣母教堂为什么重要? 这里对宗教改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因为1518年马丁路德在这里有一个公开的辩论。他当时针对了天主教的挑战,而其实他自己还是天主教,当时也并没有考虑到要离开天主教。 导火索 1517年,马丁路德讲九十五条论纲(Ninety-five Theses)钉在维滕堡的主教堂门口,导火索爆开了。但之后天主教没有引起重视,竟然认为这是小事,所以决定让马丁路德在他的修会里解决。 奥古斯丁修会 他的修会就是奥古斯丁修会,拉丁教父奥古斯丁的名字命名的。奥古斯丁修会的神父特殊打扮都是估计把头发中间剃成光头。马丁路德早期也是这个造型。 海德堡辩论会 1518年4月,奥古斯丁修会三年一次的辩论会在海德堡举行,当时的马丁路德勇敢的来了,他并不想离开或者毁掉天主教,他只是觉得天主教走错路了。他希望天主教要归正、改革,重新回到正轨上来。 海德堡大学 德国最好的大学,历史最悠久,德语系历史上第二长。它的神学是渊源的,神学教授是一流的,天主教世界几个很重要的神学家都到这里跟马丁路德辩论。 你要不要辩论? 作为基督徒要不要为捍卫你的信仰而辩论呢?马丁路德他当时是辩论的,而且他的辩论是有圣经依据的。使徒行传17章中,保罗在亚略巴古为了基督的信仰而跟希腊的哲学家、智士们去辩论。马丁路德当时就在这里对天主教整个系统神学进行了一个论战。也正因如此,他将他改革的信仰更广泛的推开。超过天主教的预期这里就成为整个宗教改革向全欧洲散发的一个中心。
宗教改革之旅(二十)一切都是虚空,日光之下没有新鲜的事情
宗教改革之旅 一切都是虚空,日光之下没有新鲜的事情 播放音频 我们所在的城市是海德堡,海德堡是一个小城一个著名的大学城,是中世纪以前就流传到今天的一个城市,被看成是差不多德国最漂亮的一个小城。后面这个城堡就叫海德堡,海德堡这个城市因此得名最早是波希米亚选候的行宫,最早建造时候就以宫殿的模型来建造,之后不断改建,把他发展成为一个城堡。 后面有很多废墟,曾经很漂亮的花园现在也看不到了,那边城堡的塔楼已经倒下来,不觉想到这一切好像都很虚空,其实圣经里面早就说过虚空中的虚空,一切都是虚空,日光之下没有新鲜的事情。人生好像也毫无意义。这就是为什么这种地方产生了很多哲学家,又产生了很多的神学家。因为当他们看到荣华富贵转眼云烟,一生所积累的几千万几万亿的财富,可能一夜之间或者一代人之间就可以毁掉。 今天我们一起来参加宗教改革500周年,我们生命的意义到底有没有价值,比如我们中间的很多弟兄姐妹事业有成,可能用这个世界的观点来看我们很多人在世界上积累了很多财富, 人生很风光,但是可能在一代人当中马上很快就会被灰飞烟灭,就像摩西在诗篇90篇说的“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所以今天在这里,实在是想一想我们如何可以善用我们剩下的岁月,求上帝帮助我们在海德堡,能够更加明白他的心意多一点
宗教改革之旅(十九)一个妓女调和罗马教皇和皇帝的利益争
宗教改革之旅 一个妓女调和罗马教皇和皇帝的利益争 播放音频 这个城市叫康斯坦兹,在瑞典和德国的边境,闻名于两个重要事件,第一件是1414-1418年全世界天主教大公会议。整个天主教世界有三个教皇同时产生,在法国一个,但是为了对抗法国的教皇意大利又形成了一个。为把这两个人都解决就产生了第三个教皇。在1414年开了为期四年的世界天主教大公会议-康斯坦兹大会来决定最终的教皇。 在港口有一个著名的雕像-Imperia,她是个妓女,一手托着教皇一手托着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表现的是教皇和国王为了争夺利益而僵持不下时,这个妓女最后起到调和作用。可想当时的教会是多么的腐败,当时中世纪的黑暗是多么的强烈,孕育了之后马丁路德的改革运动。 目前所站的这个房子是约翰杨胡斯的故居,1414年在这里同时开了一个审判杨胡斯的会议。1415年当整个会议决定要把杨胡斯烧死后,杨胡斯曾经讲了一句话,就是说“殉道者的血会成为福音的种子”这句话讲完102年,也就是1517年,马丁路德在维登堡的主教堂前钉上了95条论纲,当时胡斯的预言应验了。 胡斯是个非常伟大的神学家一个圣经学者,他受了英国的改教家前驱约翰威克利夫的影响。当他高举圣经的时候,发现原来教会传统当中有很多黑暗腐败,是跟圣经不相符因此提出要改革,也因此他被看成教皇的眼中钉肉中刺。 为什么胡斯的改革运动不会成功,和高科技是有关的。维登堡的改革之所以成功,因为当时的印刷术已经开始,95条论纲和圣经的印刷瞬间传遍整个欧洲。而胡斯的年代胡斯的主张,没有办法这么快的传播出来。但是我们今天站在胡斯的故居面前,想到保罗在哥林多前书3:6 “我栽种了,亚波罗灌溉,惟有神叫他生长。” 胡斯就是播下了改革种子的这个人,而马丁路德就是浇灌他,而最终这个运动可以成功是因为上帝他本身。
宗教改革之旅(十八)从四世纪的考古发现重新思考受洗的意义
宗教改革之旅 从四世纪的考古发现重新思考受洗的意义 播放音频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雕像是埃马努埃尔二世–意大利开国皇帝,前面就是米兰大主教堂,这个大主教堂的正面地下有个考古发现,是四世纪的真迹–安波罗修斯建立的一个洗礼堂。 安波罗修斯是奥古斯丁的老师。 公元387年、387年,是罗马帝国把基督教定为国教之后的第七年,在这边圣奥古斯丁洗礼,就是圣奥古斯丁洗礼。他的洗礼池是八边形的,他们认为像是皇帝的坟墓。每一个人进去洗礼的时候,是经过坟墓得到重生,洗礼得到重生,而当他从水里出来的时候,是进入一个新生命。这个洗礼池,是非常有含义。洗礼这个词Baptize, 希腊文baptizo是浸到水里的意思。所以当圣经说你们去施洗实际上是去施浸,所有人洗干净自己先,抹上油,进入到这个洗礼池之后再出来。 所以圣经里面当耶稣说你们奉我的名去洗礼,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去施洗,实际上是说施浸,浸到水里。现在天主教的点水礼,其实是后期才发展起来的,因为替婴儿洗礼,不可能把他浸在水里。所以就用了点水礼的形式,影响了后来的路德宗圣公会。但是我们今天的洗礼通常都是浸在水里面再出来。因为Baptize,baptizo这个词就是浸到水里,出来的意思。
宗教改革之旅(十七)罗马皇帝听命于教皇的由来
宗教改革之旅 罗马皇帝听命于教皇的由来 播放音频 我们现在所站的地方是米兰大主教堂的顶部,地底下曾经出土的是安波罗修斯讲道的地方. 这个人对基督教的历史非常重要, 他在的时候确立了三位一体的教义。也是因为他,在公元379年~380年间整个基督教成为罗马天主教的国教。 在此之间发生过一个很重要的事件:罗马兵丁把这个大主教堂包围起来,要杀死安波罗修斯。因为当时皇帝提奥修斯的母亲是一个否认三位一体信仰的人。他们是不原意看到皇帝跟安波罗修斯是持守三一信仰的。所以兵丁包围米兰大主教堂想进来杀死安波罗修斯。但是当时整个米兰的老百姓支持这个主教。所以安波罗修斯连续五天在这里讲道,讲三一真神。三一神论Trinity在圣经里面没有出现过,但从旧约到新约Trinity这个教义一直在圣经当中隐含着,或者说一直出现这样的思想。比如耶稣说你们去是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为我施洗,我所吩咐你们的你们要教导他们遵守,我就必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从这时安波罗修斯的坚持表明皇权不可以高于教权,政权不可以去奴役教会。也因为这个原因确立了主教的权威,成为整个罗马帝国非常大的一个开始。之后,任何地方的政权必须和主教合作,慢慢变成后来的罗马天主教。包括教皇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权力,皇帝都要教皇来按立或者任命。这和我们的信仰有一点点差异,我们所相信的就是撒该的归撒该,神的归神。我们还是比较坚持政教需要分离,宗教不可以在政权上面。但是宗教也不可以服务于政权。宗教信仰就是宗教信仰,所以今天我们聚在这里的时候,看到900年前就造起来的豪华教堂,最重要的是在教堂时有没有圣灵的同在。其实圣经所说你们就是我的殿,上帝说我们这些基督徒就是他的殿,我们在这里聚在一起就是圣殿,就是圣堂,就是教堂就是教会,我们心中有神,在一起彼此分享基督的生命,我们就是教会。
宗教改革之旅(十六)没有奥古斯丁,基督教历史要被改写?
宗教改革之旅 没有奥古斯丁,基督教历史要被改写? 播放音频 奥古斯丁听到上帝的声音 《罗马书》的13章12节到15节:“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不要荒宴醉酒,不要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的安排去放纵宴欲。”奥古斯丁在他花园里散步,内心很纠结,因为他已经听到了福音,听到了安波罗修斯的布道,很想信耶稣,但又不能够信,好像圣灵没有感动他。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听到隔壁有个小孩子的声音,说拿起来读。他打开的这段圣经正好描写的就是他当时的情况。一方面他学问很高,当时拉丁文世界最重要的修辞学教授。另一方面,围着他的女孩子很多,追求他的很多,所以他就常常好色淫荡啊、醉酒啊、放纵啊等等。 奥古斯丁在母亲面前痛哭悔改 翻到这段圣经的时候他非常感动,就在那天,他来到母亲面前痛哭悔改。他母亲莫妮卡是为他祷告了几十年。一个敬虔的母亲对于儿女的教育是多么重要。奥古斯丁的父亲对他的影响并不重,但是他的母亲和他的教父安波罗修斯对他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他就在这个教堂的下面受洗归入耶稣基督。 奥古斯丁的母亲莫妮卡 奥古斯丁的思想影响马丁路德 今天我们为什么在宗教改革要讲奥古斯丁?我们不是说马丁路德、加尔文是我们的祖先吗?不对!因为马丁路德、加尔文他们都要回到早期教会去,所以他们的思想很多时候是学习奥古斯丁。 马丁路德 奥古斯丁和伯拉纠的辩论:全是恩典 奥古斯丁认为我们得救完全是上帝的恩典,不是我们的行为,也不是我们的能力。5世纪的时候,奥古斯丁如果不出现,基督教历史将会被改写。有一个修士,学问很高的人,叫伯拉纠(Pelagius)。伯拉纠跟奥古斯丁辩论的时候他说:一半是恩典,一半是我们的行为。奥古斯丁说不对,全部都是恩典。这个思想影响后来的马丁路德和加尔文。 伯拉纠
宗教改革之旅(十五)放荡的奥古斯丁为何浪子回头?
宗教改革之旅 放荡的奥古斯丁为何浪子回头? 播放音频 世俗世界与神圣世界之间的挣扎 这里是著名的意大利走廊,也就是所有世界的名牌店都在里面。他们说每天Prada的橱窗都要换成新的。而这边就是米兰大教堂。所以,我们的艰难实际上是在世俗世界跟上帝神圣世界之间的挣扎。 安波罗修斯 基督徒到底是什么人? 马丁路德在他的神学中提出:基督徒又是罪人,又是神的人。又是圣徒,又是世人。两重世界当中,有非常大的挣扎。 奥古斯丁 米兰赦令 313年《米兰赦令》第一次规定基督教在罗马世界合法化。之后的几十年当中,基督教在这里就蓬勃发展。 耶柔米 安波罗修斯影响了谁? 教会历史上有四个博士:安波罗修斯、奥古斯丁、耶柔米、托马斯·阿奎那斯,这四个人,其中三个是同一时代在这里出现。耶柔米翻译了希伯来圣经跟希腊文圣经,成为拉丁文的五家大译本,也就是整个罗马天主教的钦定版本,相当于King James.奥古斯丁是安波罗修斯的学生。他常年在这里听道,跟着安波罗修斯学习,但是当时他的生活现在糜烂罪恶之中:包养情妇,抛弃一个18岁的女直到有一天,他听到了圣经,生命从此翻转。罗马书13章13节:“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 托马斯·阿奎那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