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s (Page 41)
这就是牛津(三十)
收听音频 这是牛津30 | 牛津不是耶路撒冷 据说,二战期间,希特勒和丘吉尔曾经有过“君子”协定,德国不轰炸牛津和剑桥,作为回报,英国不轰炸海德堡和哥廷根。为什么希特勒不会炸这两座名校?因为即便如希特勒这样的大魔头也明白教育的重要,大学的关键。 希特勒非常喜欢牛津。一旦他打下英国,就会把牛津取代伦敦作为英国乃至欧洲的首都。为什么希特勒也那么喜欢牛津?我不知道,历史学家也没有告诉我们,二战中的这一笔可能需要花些心思研究才会有结论。 有一位弟兄和我分享,他十分喜欢牛津和剑桥两个学校,特别是剑桥那条美丽的河。但是,相比之下,他更爱牛津,就是因为它看起来已经有些破落。虽然剑桥的建筑似乎更加雄伟,可是牛津这个城市岂不是整个西方基督教王国的缩影吗?虽然看起来有些没落,看起来已经不再那么伟瀚,那份低调、含蓄、质朴、纯正、宠辱不惊,但是它的美丽是藏不住的,这岂不是基督福音的在这个喧闹世界的表达吗?牛津是休息的好地方,是学术、学问的圣殿;但是,无论如何,牛津不是地上的耶路撒冷,更不是天上的圣城。我需要崇拜的地方不是牛津,也不是以色列的耶路撒冷。而是永生上帝永远的圣城,也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就像希伯来书作者所说的:“你们乃是来到锡安山、永生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那里有千万的天使”。(来12:22) 在这里,我学习,学习知识、积累学识;在这里,我反思教会的历史,也反省自己生命中的问题;在这里,我得到很多的亮光,也从新认识自己(无知、软弱、自以为是),更深地认识自己(需要神的恩典和带领)。感谢主的恩典,使我可以有这个机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这一个系列的信息。 | 希伯来书 12:22 | 你们乃是来到锡安山、永生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那里有千万的天使。
这就是牛津(二十九)
收听音频 这是牛津 29 | 基督教的将来 这个题目似乎大了一些,可确实是目前牛津很多教会人士、神学家和圣经学者们关心的。前段日子,我参加了几个在Christ church举办的每周晚上的小型聚会。连续四周的主题分别是:国家的将来、神学的将来、大学的将来和教会的将来。他们都是邀请了牛津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分享主题信息。譬如,牛津的校长分享了大学的将来,基督堂学院的院长分享了教会的将来。 不可否认,传统基督教在西方、欧洲、英国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弱。甚至在历史上带领很大福音的卫斯理创立的循道会,也无法逃避整体性关门的命运。他们比鼎盛时代的会众已经减少了80%以上。不少地区的循道会正在与圣公会合并。有的村庄有一个圣公会和一个循道会合在一起之后,就把另外一个教堂给卖了。这种局面不是孤立的现象。 所以宗教改革500周年的今天,实在是教会需要反省的日子。今天的教会非常像启示录3章中的老底嘉教会。“我知道你的行为,你也不冷也不热,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热。你既如温水,也不冷也不热,所以我必从我口中把你吐出去。你说:我是富足,已经发了财,一样都不缺;却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启3:15-17) 那么,基督教的将来是有盼望的吗?如果定睛在这个宗教和目前世上的教会身上,我想这个结局已经注定了。但是,好在我们有基督。如果我们定睛在那还要再来的基督身上,那么还有什么不能忍受的呢?保罗说:”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林后4:17-18)人一定失败,基督必定得胜;人的教会一定朽坏,上帝的国度永存! | 启示录 3:17 | 你说:我是富足,已经发了财,一样都不缺;却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
这就是牛津(二十八)
收听音频 这是牛津(28)贵格会的安静 我每个星期二和四都会参加这里的早祷会,有时主日上午也会来这里崇拜。他们的聚会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不发出声音,也就是没有人讲话或者出声读经和祷告。崇拜90分钟就是安静,祷告会的30分钟更是如此。 贵格会得名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是在建立之初,在聚会时常有人激动得颤抖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是其建立者乔治·福克斯(George Fox)四处布道,常因此被关进监狱,审判时质问法官是否“听到上帝的话而发抖”,于是得名「贵格」(Quaker)。贵格会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和暴力,不尊敬任何人也不要求别人尊敬自己,一切平等,不起誓,反对洗礼和圣餐。主张任何人之间要像兄弟一样,主张和平主义和宗教自由。 它另外的名称是教友会(the Religious Society of Friends)其圣经的依据是根据约15:13-15。耶稣说:”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你们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以后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因仆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我乃称你们为朋友。 我非常喜欢来到这里聚会,特别合适我自己内心需要静默的时候。有时,参加了在这里短短30分钟的聚会之后,就感到自己内心很被充满和充实。特别平安!一开始时,马上进入安静状态似乎不是那么容易,有着太多的思虑和杂念需要被清理出去。但是当我开始关注在创造天地的主时,情况就不一样了。我体会到了与神相交的美好。圣经说:“宁可在安静之中听智慧人的言语,不听掌管愚昧人的喊声。”(传9:17)这智慧人岂不就是上帝自己吗!而且,安静就能得到力量,因为这力量是来自上帝。 | 传道书 9:17 | 宁可在安静之中听智慧人的言语,不听掌管愚昧人的喊声。
这就是牛津(二十七)
收听音频 这是牛津 27 | 天主教还是基督教? 在中国或者华人教会界,天主教被看作是基督教以外的另一个宗教。可是,在欧洲和西方,甚至在北美,很多基督徒(包括福音派背景的)都看天主教是基督教中的一个宗派。我在牛津一段日子之后,越发有这种感受。 英国的国教是圣公会(Anglicanism),其中的高派,也就是Anglo-catholicism,已经和天主教在不少方面十分接近了。但在这个非天主教的国家,天主教还是很有影响力。譬如,在牛津大学就有三个天主教下属的修会所办的学院。我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St.Benet Hall的小教堂。 在我刚刚到牛津的那个主日,就在这里参加了崇拜,并领了圣餐。事后,那位主礼的神父得知我是新教牧师之后,就委婉地表达了我们不能一起同领基督的身体。当然,之后我去参加新教的崇拜。后来,我与那位神父相识之后,发现他是一个很好的人。但是教义发分歧和人性的固执,往往使我们不再能够同享在基督耶稣里的平安和喜乐,而这原本就是耶稣基督愿意给我们的。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针对当时这家教会所存在的结党纷争的事这样说到:“弟兄们,我借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劝你们都说一样的话。你们中间也不可分党,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因为革来氏家里的人曾对我提起弟兄们来,说你们中间有分争。我的意思就是你们各人说:我是属保罗的,我是属亚波罗的,我是属矶法的,我是属基督的。基督是分开的吗?保罗为你们钉了十字架吗?你们是奉保罗的名受了洗吗?”(林前1:10-13) 看来,我们要真正得享基督里的完全合一,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是很难的了。求主帮助我们的软弱。 | 哥林多前书 1:13 | 我的意思就是你们各人说:我是属保罗的,我是属亚波罗的,我是属矶法的,我是属基督的。基督是分开的吗?保罗为你们钉了十字架吗?你们是奉保罗的名受了洗吗?
这就是牛津(二十六)
收听音频 这是牛津 26 | 中世纪的教堂 这可能是牛津现存最早的教堂之一(12世纪)。再过3年,这所教堂就要过900年生日了。在欧洲、英国牛津,这都是不算太短的历史了。 如果要介绍历史背景甚至教堂内部的装饰和设计都有不少东西可以提及,但是最为吸引我的乃是这里曾经是很多贫穷人的家,还有不少患了麻风病人的避难所。当我在教堂墙上的简介中看到了这些内容时,不禁感慨万分。很自然地,我就想到了耶稣曾经在即将开始祂的弥赛亚公开性圣公时,他引用了以赛亚先知(赛61:1)的一段话:”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路4:18) 相比之下,今天的教会常常会被所谓的向成功人士传福音的号召所吸引。这不是错的,因为所有的人都需要福音。但是,我们真的不能忘记耶稣所说的,穷人有福音听了。在马太11:5,耶稣自己向施洗约翰的门徒们总结自己的事工,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痲疯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可见,主耶稣自己都在此把对麻风病人的医治和穷人听福音连着一起讲。当然,不可否认,这里的穷人不一定仅仅是指物质上贫穷的人们,也是指灵性上贫穷的世人需要基督的福音。但是,无论如何,站在这座900年历史的教会前(今天还有圣工),我还是觉得基督在提醒我,今天教会有没有抛弃了基督的使命。 现在,让我们一起重温以赛亚当年的话:”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信息给谦卑的人、〔或作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报告被掳的得释放、被囚的出监牢。”(赛61:1) | 以赛亚书 61:1 | 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信息给谦卑的人(或作“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报告被掳的得释放,被囚的出监牢;
这就是牛津(二十五)
收听音频 这是牛津 25 | 再谈牛津神学院 面对图书馆也就是原来神学院的正门,有五种各种不同的柱子。这是三种最基本希腊式柱子(Doric,Ironic,Corinthian),另外增加了两种罗马式的柱子(Tuscan,Composite)。 英王手中拿了两本不同的书,有的人就把这两本书解读为一本圣经和一本其他学问的书。无论如何,这可能就代表了两个学问:属灵的学问-神学;属世的学问-科学。这几个门廊上的拉丁文是不同学科。 100年前,神学院所在的授课地点是大学最为尊贵的课室,可是今天,大学的神学教育已经被边缘化了。这实际上是教会在西方被边缘化的缩影。 那么,我们作为基督的教会和主耶稣的跟随者,我们看到这里西方基督教的衰败和神学教育的没落,又有什么感想?特别是,我们又如何从中得到一些什么样的反省呢? 首先,我们不可能再次回到中世纪那种基督教王国的时代了。即便在中国这样教会复兴的国家,任何期待基督教成为国脚的期待并不符合基督信仰的本质。其实,仔细一想,你就会发现,“基督早就说了,我的国不属于这世界”。(约18:36)由此看来,历史上从四世纪开始的的基督教王国 第二,我们不能忘记耶稣在约翰福音中对彼拉多所接着说的话:“彼拉多就对他说:这样,你是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约18:37)虽然耶稣不是要来到这个世界上作王,但是他的确把天国的真理带到了人间。无论是我们或者在西方多元信仰中的基督徒们,基督那光和盐的见证在任何地方都是真正的价值所在。“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太5:14) | 马太福音 5:14 | 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
这就是牛津(二十四)
收听音频 这是牛津(24)牛津神学院(现址) 牛津大学虽然已经完全世俗化了(是国立大学),但是,神学作为牛津最早期系统教学的科目也是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科目。 为什么神学院会从最伟瀚的建筑物中搬了出来?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欧洲、西方世界世俗化过程地显现。即便如此,牛津大学的神学院或者其神学教育任然是世界上最好的,至少在学术水准上是如此。根据今天三月份公布的世界最好的神学教育排名来看,牛津得到了英国第一、欧洲第一和世界第二(今年世界第一被哈佛大学得到了)。这份排名表是全世界也是历史上第一次的大学神学教育的排名榜。排名的依据是学校的学术水准、教授的声誉和研究的影响力等。 据我不太全面的了解,牛津大学神学在旧约、新约方面的研究一直是闻名普世的。在这些领域,不断有最顶尖的学者出现。但是,大学神学院和普通的神学院又有什么不同呢?首先,大学的神学院是不是由教会设立,而教会的神学院却是教会设立。大学神学院是一个学术机构多过一个宗教机构,而一般神学院却是一个宗教组织。早期大学的神学院是培养教会的牧师神职人员,但是今天却不一定,更多地是培养学术人才(神学家、圣经研究者);而一般神学院是以培养教会的工人为主。所以,我太不认同教会神学院过分最求学术水准。它的焦点应该放在训练有用的工人,而非学术。如果要追求学术,那是没有可能与大学竞争的。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了。 保罗在最后对提摩太的劝勉中就提醒他说:“我儿阿,你要在基督耶稣的恩典上刚强起来。你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听见我所教训的,也要交托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提后2:1-2)可见,神学教育是必须的,也是要一代代地传承下去。无论是大学的神学教育或是教会办的神学院,都需要在主的恩典中才能站立得稳。 | 提摩太后书 2:1-2 | 我儿阿,你要在基督耶稣的恩典上刚强起来。你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听见我所教训的,也要交托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
这就是牛津(二十三)
收听音频 这是牛津 23 | 牛津神学院(旧址) 与牛津图书馆紧挨着的这座建筑,就是我自己内心深处的“圣殿”-牛津神学院旧址。这里曾被用来拍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魔法学校的部分场景。牛津神学院(divinity school)是牛津大学的第一间教室,拥有美丽的扇形拱顶,是英国哥特式建筑的杰作。没有在牛津生活过,我们很难体会到基督教信仰对牛津这所世界顶尖名校的重要性。早在11世纪,牛津已经开始了大学教育。而最早开始的有法律、医学和神学,后来再有了农学。如果追其根本,神学是牛津乃至全世界所有古老大学的第一学科。 Thomas Aquinas就认为,神学是所有学问中的学问,神学博士是所有博士中的博士。因为,其他学科只是学校和研究上帝所创造之物的学问,而神学乃是学习、研究、认识创造万物之主的上帝。这就是为什么牛津的校徽是用了诗篇27:1,耶和华是我的亮光。 但是,我们今天千万不能忘记了,我的神我们主耶和华不单单是我的亮光,还是我们的拯救。否则,我们容易在享受到上帝所恩赐给我们一切的智慧、知识、能力和财富之后,忘记了供应我们这一切的上帝本身。那么,那赐我们救恩的神,只不过是我们人可以利用的工具。甚至,到一种境地我们连创造我们的神也忘记了。 所以在我看来,〔大卫的诗。〕“耶和华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还怕谁呢?耶和华是我性命的保障,〔保障或作力量〕我还惧谁呢?”(诗27:1)不仅启示了我们的上帝是一位创造之主,也是一位救赎之神! | 诗篇 27:1 | 耶和华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还怕谁呢?耶和华是我性命的保障,〔保障或作力量〕我还惧谁呢?
这就是牛津(二十二)
收听音频 这是牛津 22 | 牛津图书馆 牛津大学到底有多少图书馆,恐怕没人知道准确的数字。据其官网说明,共有百余个,是英国、欧洲,甚至全世界最大的图书馆体系。 首先牛津的44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图书馆,有的还不止一个。这类是所谓的学院图书馆。第二类图书馆总称“博德利图书馆群”(Bodleian Libraries group),也就是各个专业的图书馆也有近40个,涵盖了现代学科划分的所有专业,它们的所有书架首尾相连长达120英里。神学院也有自己的图书馆。第三类是牛津大学公共图书馆,这里就是大学的总图书馆。 在图书馆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博德利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该馆位于大学城中心,是牛津大学最主要的公共图书馆,藏书超过500万策,也是仅次于大英图书馆的第二大英国图书馆。把以上三类图书馆加在一起,藏书总量超过1200万。值得一提的是,博德利图书馆馆藏书籍以古典学、哲学、神学、文学(自然是英语文学)、史学等为主,这显示了它们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很多哲学、神学、圣经的孤本、早期抄本被收藏在这里。牛津图书馆早期建立就是为了收藏各种圣经和研究圣经和神学的书籍所建立的。直到今天,我还看到不少欧洲其他地方的学者来到这里研读中世纪以前的神学作品。 我基本上每天会经过这里的图书馆主楼,看到莘莘学子们在楼中进出。他们之中就有将来的Clinton,May,安山素姬。但是,作为传道人,也是对圣经和神学最有研究兴趣的一员,我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也就是保罗提醒哥林多人的:“但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爱心能造就人。”(林前8:1) | 哥林多前书 8:1b | 但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爱心能造就人。
这就是牛津(二十一)
收听音频 这是牛津 21 | 福音派的挑战 这家St Ebbes教会的主任牧师曾经来过中国北京和我们教会。这次,我在牛津安息年期间也曾参加了他们的聚会。还记得第一次去,正好是这位牧师讲道。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是他旧约雅歌的系列第一堂。其中涉及到如何看待性爱的议题。 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位勇敢的牧师公开地指责同性性行为是一种罪,而且是圣经明言禁止的。突然就有一位(单从外形就可以辨别有醉酒或者吸毒背景),站起来一边嘴上骂骂咧咧,一边离开。我当时真的很为这位传道人担忧,但是在我心深处,真的为这位传道人喝彩。 今天的福音派实在是面对了很大的挑战,第一就是我们是否勇于表达我们信仰的立场和价值观。很多时候,我们不敢公开表达,那么很快我们就被这个社会边缘化。不敢表达是因为我们希望被社会接受。一定程度上,我们是在自毁城墙。 我们五月头也刚刚在伦敦参加完了Alpha国际领袖大会。说实话,大会也就是这样,有一些工作坊还是不错的。参加完了大会,这几天,我一直在思想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教会今天已经变成了生意一样地在经营。教会的目的似乎就是要把自己的宗教产品推销出去,越多人买我的灵性产品,我的教会营销就越成功。而教会的人越多,说明我们的教会就越成功。真的吗?那么,耶稣说:”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太7:13)又如何理解呢? 你或许会问我,你有什么办法?我说真话,我在欧洲生活了20年,在欧洲的几家大学读书、读神学,在华人、西人教会也服事了近10年。我知道,没有容易的答案。但是,我相信圣经中耶稣的宣告:”并且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10:22)我们因着有了不同于这个世界的价值观,我们被世人厌恶是必然的,否则就怪了。 | 马太福音 7:13 |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